關于轉發濟大氣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揚塵污染治理的通知
近日,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揚塵污染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揚塵治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不靠刮風靠作風”的堅定信念,以更大的決心、更強有力的措施、更嚴格的管理手段,突出抓好施工工地、道路保潔、建筑垃圾、物料運輸、物料堆場等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切實推動我市揚塵污染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關于進一步強化揚塵污染治理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南部山區管委會、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各相關部門:
為進一步強化措施,做好揚塵污染控制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
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市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內容。本著“嚴標準、補短板、掃盲區”的原則,突出揚塵治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有效遏制揚塵突出問題,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是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保障。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揚塵治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不靠刮風靠作風”的堅定信念,以更大的決心、更強有力的措施、更嚴格的管理手段,突出抓好施工工地、道路保潔、建筑垃圾、物料運輸、物料堆場等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切實推動我市揚塵污染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從嚴規范管理
(一)工地管理
各類施工工地要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六個百分之百”要求。
1.圍擋規范。按照《關于印發<濟南市建設工地文明施工與揚塵治理檢查標準(試行)>的通知》(濟建發〔2019〕13 號)要求,新開工的建設工地一律安裝使用新標準的圍擋(市區主要路段建筑工地的圍擋總高度為 2.5-3m,一般道路的圍擋高度不應低于 2.5 米,彩鋼板厚度不低于 0.8mm),不合格的不得開工建設。塊狀工地應當實施全封閉施工,線性工地應當實行分段封閉施工,特殊情況需要全線施工的必須采取全線封閉措施。
2.防塵網達標。覆蓋所用的防塵網必須達到規定的標準(每100平方厘米不低于2000目)。
3.場地硬化。施工工地永久性道路必須硬化,臨時性道路必須采取鋪設礁渣、細石或者鋼板等措施。材料堆放和加工場地必須硬化。
4.裸土覆蓋。非施工作業的裸土必須覆蓋或綠化,易揚塵建筑材料露天存放的必須覆蓋防塵布(網)或者噴灑凝固劑。
5.濕法降塵。土方開挖、裝載、填筑和拆遷施工作業時,必須輔以灑水壓塵或霧炮降塵等措施;使用風鉆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必須輔以灑水、噴霧等防塵降塵措施;對已回填后的溝槽,必須采取覆蓋等防塵措施。
6.車輛沖洗。施工現場大門主要車輛出入口內側應設置定型化車輛沖洗設備,保持出場車輛整潔,防止帶泥(土)上路。定型化車輛沖洗設備的規格尺寸為 9m×4m,滿足沖洗大型車輛的需求,并配備 2 個高壓水槍配合沖洗車輛。沖洗設備必須具備淤泥槽、沉淀池、清水池,沖洗車輛的污水應有回收裝置,不得將沖洗車輛的污水排到城市道路上。
(二)道路管理
7.道路保潔。將城鄉結合部、鄉村支路等一并納入保潔范圍。主次道路機掃率、灑水沖刷率分別達到100%;正常天氣每天全覆蓋沖刷作業1次、高壓洗掃1次、濕式機械清掃(保潔)作業4次、灑水作業5次,確保道路達到“六凈一潔一見本色” (即:路面凈、路牙凈、井箅子凈、樹穴凈、綠化帶(地)凈、墻根凈,視野范圍內清潔,路見本色)的標準要求。對重點區域周邊道路每天增加全覆蓋沖刷作業1次、高壓洗掃1次、濕式機械清掃(保潔)作業1次、灑水作業2次,保持全天常態濕潤(冰凍期除外)
8.支路硬化。對城市主、次干道兩側支路路口向外延伸硬化50米。
9.道路修復。全面排查國、省道和市政道路破損路面,及時組織修復。
(三)建筑垃圾管理
10.合理布局建筑垃圾消納場,減少土方外運量;優化渣土運輸路線,縮減渣土運輸距離。
11.建筑垃圾消納場(渣土場)必須實施分區作業,采取圍擋、覆蓋、噴淋、道路硬化或者其他防塵抑塵措施,并設置車輛清洗設施。
(四)物料運輸管理
12.運輸土方、砂石、灰漿等易產生揚塵的散裝、流體物料以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車輛,必須按照規定采取密閉措施,安裝衛星定位系統,保持號牌清晰,并按照規定的路線、時間行駛。在運輸過程中不得超量裝載,不得遺撒、泄漏物料。
所有工地必須使用經核準的新型渣土車輛,做好渣土全覆蓋,出門洗干凈,不帶泥上路。嚴禁“黑渣土車”進入施工現場。對“黑渣土車”一經查實,頂格處罰,倒查追究相關建設施工運輸單位管理責任。
(五)物料堆場管理
13.堆場封閉。對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進行全密閉貯存。建筑垃圾、臨時性廢棄物堆、物料堆、散貨堆場,必須設置高于廢棄物堆的圍擋、防風網、擋風屏等,全面落實覆蓋、定期噴灑抑塵劑或穩定劑等措施。
14.作業抑塵。露天裝卸作業時,要采取灑水或噴淋穩定劑等抑塵措施。對于裝卸作業頻繁的原料堆或攪拌、粉碎、篩分等作業活動,要在密閉車間進行。
15.場地硬化。堆場的坡面、場坪、路面及貨運堆場等,要采取鋪裝、硬化等措施。廠區道路要及時整修,加強廠區內部道路路面保潔,定期清掃、沖刷。
三、強化責任落實
16.責任分工。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守土有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區縣政府(管委會)要負起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屬地管理責任,切實落實建設工程幫包職責,對轄區污染源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及時制止并嚴格依法查處。市直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負起揚塵治理的行業監管責任,要按照“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揚塵”的原則,結合行業工程特點,提高治理標準,強化監管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揚塵污染。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揚塵污染防治綜合協調工作,建立督查機制,組織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具體負責全市建設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國有土地拆遷施工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依法查處未采取密閉或其他措施導致散裝、流體物料遺撒的煤炭、垃圾、渣土、砂石、灰漿等運輸車輛。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礦山開采、破損山體治理、石料加工和國有儲備土地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工業企業物料堆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城市管理局負責道路保潔、渣土車和建筑垃圾消納場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國、省道和交通工程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城鄉水務局負責河道整治和水利工程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負責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建設單位是建設工程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第一責任人,對工程施工渣土運輸、揚塵污染防治負總責;施工單位是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的實施主體,負責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各項標準要求;監理單位必須將揚塵污染防治作為監理的重要內容,督促施工單位全面落實治理措施。建設完成后的工程由各企事業單位或物業公司負責廠區內的揚塵污染治理。
四、加大監管力度
17.實施工地揚塵治理物業化、專業化。建筑工程自項目開工至竣工交付期間,建立揚塵污染防治專業化管理隊伍,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跟蹤式清掃保潔、灑水除塵,隨時保持場地、道路整潔。
18.加強科技監管。充分運用大數據監管平臺,建立各部門揚塵在線和視頻監控等信息共享機制,對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消納場實施全天候、無死角監管。
19.嚴格落實懲戒措施。對揚塵治理不力,項目多頻次或累計多項目出現揚塵嚴重污染問題的相關開發建設、施工、監理企業,按照“七項規定”的要求,要采取停工、處罰、問責、限制招投標、清出濟南建設市場等措施,動真格,出真招,真處罰,堅決杜絕只查不處、以責令改正代替處罰的行為。將揚塵防治違法違規行為查處情況納入單位信用體系進行考核。
五、嚴格督查問責
20.采取日常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白天檢查與夜間抽查相結合、部門督查與聯合督查相結合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暗訪,對措施落實到位、標準高、效果好的通報表揚。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有關責任人員依紀依規嚴肅問責。完善揚塵治理考核機制,將揚塵治理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獎懲。